摘要
蘭嶼,座落在太平洋,環繞著湛藍的海水,其所涵蓋的象徵意義遠不僅限於影像中所傳達的意象,「蘭嶼意象」不只存在於電影鏡框之中,當我們走出鏡頭之外,「蘭嶼意象」更是以一種無以名狀的形式,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寓世存有地浮現,超過了形式和視覺,如海浪在不同的時空地點會產生不同的高低浪花,「蘭嶼意象」在每個人心中展現出獨特的面貌,產生不同的共鳴和感受。
自日治時期人類學者的田野拍攝,蘭嶼常因文字與影像表述被帶入「他者化」色彩,此情境也出現在臺灣所產製的蘭嶼題材電影之中。從1965年《蘭嶼之歌》女主角伴隨男主角尋找失聯的父親;1984《亮不亮沒關係》男主角帶著女主角返鄉至蘭嶼建立新生活;2005年《等待飛魚》男主角開著自製敞篷車陪伴女主角環島四處尋找訊號;2007年《蝴蝶》女主角跟隨男主角搭船至蘭嶼尋找自我身分認同;2008年《人之島》男主角則是拿著收音器材在蘭嶼島上各處尋找心中的聲音;2014年《到不了的地方》兩位男主角們一定要尋得丁字褲穿才算到過蘭嶼;2017年《海人魚》主角尋找美人魚的蹤跡以及自己心中所嚮往的生活;2018年《只有大海知道》男主角想尋找回自己跟爸爸的情感連結以及穿上丁字褲的勇氣。
這八部電影最大的共通點是有實地到蘭嶼取景進行拍攝、或是電影劇情的主角設定為達悟族,也是本論文討論臺灣電影與蘭嶼題材相關之篩選條件。筆者透過爬梳蘭嶼電影題材的發展概況,分析電影攝製者/製片公司所採用的影像符碼及劇情大綱裡的文字符碼,同時,也將電影中出現與達悟文化有關的「人物」、出現在各種不同的「海」之鏡頭畫面一併納入本文討論,試圖從中交疊出臺灣電影中的蘭嶼意象。
本文欲進一步去反思與評估當以「蘭嶼」為主要創作題材的影像時,該如何適當地透過影像來重/建構達悟族文化,成為電影敘事中「蘭嶼意象」研究跨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