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花蓮太魯閣語語言轉移與減退-以支亞干部落為例-

年度: 111
作者: 賴凱翔
論文名稱: 花蓮太魯閣語語言轉移與減退-以支亞干部落為例-
指導教授: 簡月真
班別: 碩士班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討花蓮縣支亞干部落太魯閣語的使用,主要討論語言轉移與語言減退兩大主題。近年原住民族語言轉移現象明顯,語言結構形成不同變化,進而持續產生語言減退現象。針對該現象,本文結合社會語言學及語言學觀點,以支亞干部落太魯閣語為例進行調查研究,藉以提供未來復振之參考。


首先,本文探討語言使用狀況,從年齡及領域(domain)進行考察,結果發現年齡層由長至幼,華語已逐漸侵蝕「家庭」領域,轉移現象特別明顯。族語的使用能力亦呈現降低趨勢,尤其是40歲以下(1982年以後出生)受訪者最為嚴重。另外,從『世代失調分級表』評估瀕危程度,僅有老一輩以全族語進行溝通交流,中、青生代將族語視為第二、三語言學習。本文亦指出太魯閣語及華語的語碼轉換類型、結構、詞性、功能性及語意等特性。整體而言,世代間無法有效傳承族語,而發生了語言使用及轉移之變化。


其次,本文探討語言結構的使用。語音方面,結果發現各年齡層的族語語音結構有使用差異,年齡越小,輔音變化特別顯著。輔音的變化有(一)聲帶振動(清、濁音):濁音清化[b d ɣ]>[p t k];(二)發音方法:齒齦邊擦音詞尾鼻音化[ɮ]>[n]、齒齦邊擦音非詞尾近音化[ɮ]>[l];(三)發音部位:小舌塞音軟顎化[q]>[k]、軟顎鼻音齒齦化[ŋ]>[n]。以上音變情形,在65歲以下(1957年以後出生)受訪者,輔音使用朝向保留華語及太魯閣語兩種語音系統中共有的或使用較為自然發音的語音。而詞彙方面,結果發現基礎詞彙使用能力呈現下降趨勢,尤其以50歲以下(1972年以後出生)受訪者為分水嶺,詞彙使用的頻率越高越容易保留;頻率越低越容易流失。亦可見動態及靜態動詞詞類使用下降幅度最大。本文亦可指出詞彙有明顯的語意延伸現象,呈現構詞結構變化替代、近似動詞替代、近似語意替代及近似客體替代等情形。


在「語言使用」及「語言結構」的研究結果,發現族語受華語接觸影響,進而產生使用能力的變化,形成語言轉移及減退的現象。若不加以重視前述現象持續擴大,族語的保存與傳承將更加艱難,亦將面臨語言流失的窘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