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在部落照顧據點看見阿美族的靈性關懷-以泰源部落為例

年度: 113
作者: 簡志龍
論文名稱: 在部落照顧據點看見阿美族的靈性關懷-以泰源部落為例
指導教授: 張希文 Lenglengman Rovaniyaw
班別: 碩士在職專班

衛生福利部在 2015 年首次公布的《高齡白皮書》中,提出五大政策要點,其首要政策目標便是:「強化高齡者心理健康,提升高齡者靈性照顧」。在這項政策推動下,靈性照顧成為一項從醫療端延伸至社區端的連續性服務,使長者能在初老階段便開始實踐靈性關懷,進而在晚年生活中更清楚看見自身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本論文採用民族誌研究法,透過參與觀察與半結構式訪談,深入紀錄且分析泰源部落阿美族文化的靈性關懷服務實踐,聚焦於部落據點照顧服務中的工作人員、宗教人員、社區、家屬與醫療端等跨專業團隊如何共同參與服務,塑造一套具有在地文化意涵的照顧模式與技巧。透過這照顧模式的分析,探討現行照顧的實務運作與限制,思考如何深化與延伸在地照顧的品質。 
在現行社會的照顧體系中,靈性的論述多以個人生命經驗、所遭遇的人事物,以及與至高者之間的關係作為基礎,用以理解並實踐個案的靈性照顧。然而,在阿美族的文化脈絡中,靈性關懷並不侷限於個人與至高者存在的連結,而是強調自然、人、我與 Kawas(至高者)的相互關係共構龐大的家族靈網絡來影響個體靈性經驗與照顧觀的重要基礎。這樣的照顧觀點,強調部落整體對靈性、人與群靈之間關係的理解,孕育出一套以尊重為核心的人際與社會秩序的觀念,來實踐以人為本的照顧需求。 
本研究期待靈性關懷能回應部落長者從健康、衰弱階段直到在地安寧的照顧歷程,實現「以人為本」的觀念,促進阿美族靈性觀點的連結,來回應性行照顧中對於文化與靈性需求的認識不足,來落實文化照顧的實踐。 
關鍵字:靈性關懷、社區照顧據點、阿美族的靈觀系統、跨專業服務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