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住宿式長期照顧機構文化安全的適用性-花蓮地區某護理之家為例

年度: 113
作者: 金亞萍Ipay.Iyot
論文名稱: 住宿式長期照顧機構文化安全的適用性-花蓮地區某護理之家為例
指導教授: 張希文Lenglengman Rovaniyaw
班別: 碩士在職專班

文化安全強調透過理解原住民族文化,回應照顧關係中的權利不平等,進而建構符合其需求的照顧政策。臺灣自 2007 年推動長照十年計畫,2015 年制定《長期照顧服務法》,2017 年擴展為長照 2.0,期望整合資源、實現平等照顧。然而,文化安全在住宿式長照機構中的討論仍顯不足。受限於人力與成本,機構多採集中式照顧模式,易忽略原住民族長者的文化需求。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兩項研究問題:第一,本研究旨在探討在住宿式長期照顧機構中,原住民族一線工作人員對文化安全照顧實踐的影響,以及其在照顧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採取的因應策略。第二,亦關注原住民族服務使用者在機構內接受文化安全照顧的經驗,進一步分析其所感受到的影響,以及在照顧情境中的自我調適方式。  
本研究以花蓮縣某住宿式長照機構為場域,透過參與式觀察與半結構式深度訪談,針對 6 位護理人員、6 位照顧服務員與 3 位非失智症之原住民服務使用者進行資料蒐集。研究發現,服務提供者端面臨三項挑戰:第一,文化覺察不足,雖有教育訓練,但對文化差異的理解與敏感度仍有限;第二,語言溝通困難與對身體隱私的文化理解不足,降低了照顧的適切性;第三,文化能力尚未健全,雖有族語工具與原住民族服務提供者的協助,但整體在住宿式機構內照顧應用仍不普遍。這反映出照顧人員的訓練缺乏文化安全相關課程,加上高齡、多病與人力限制,使文化適切性照顧難以落實。在服務使用者端,則發現有文化不安全的經驗。原住民族長者多透過熟悉飲食尋求心理安適與歸屬感,然而機構內的標準化流程常忽略其文化需求,與文化安全強調的個別性與多元尊重產生衝突,造成照顧現場的壓力與限制,影響服務品質與文化福祉。 
本研究強調,住宿式長期照顧服務的照顧服務不應侷限於生理協助,更應納入文化理解與情感連結。研究者期盼藉此反思政策對單一化照顧的想像,推動文化敏感與多元包容的照顧方案,以保障原住民族的照顧權益與尊嚴,並提升住宿式長照機構的照顧服務品質。 

關鍵字:文化安全、住宿式長期照顧機構、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

瀏覽數: